從國家標準頒布起,中國的ETC,經過11年的發展,在無數次的論證和實測后,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都實行了ETC通行費打折的措施。根據交通部網站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2月底,全國29個聯網省份(西藏、海南除外)累計建成ETC專用車道14285條;建成自營服務網點1115個、合作代理網點37502個,縣(區)級已全部覆蓋;ETC用戶數突破了4767.44萬,交易量日均810萬筆,占高速公路通行量的31.17%。
2017年9月交通部辦公廳印發《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行動方案(2017—2020年)》,在方案提出的多項重點任務中,加快推進ETC拓展應用居于首位?!蛾P于促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應用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探索ETC在停車場、租賃汽車等領域推廣應用。到2020年,使ETC客車使用率達到50%。
但是,伴隨鼎盛期而來的,往往是市場繁榮背后尷尬的瓶頸期。
目前,ETC行業競爭激烈。隨著政策紅利的消失,企業業績隨之下滑。剛過去的一年,金溢科技營收、凈利等多項財務指標均呈不同程度的下滑。對于這份上市后的首份年報,金溢科技解釋,業績下滑因所處的ETC行業競爭加劇,售價下跌,另外新業務處于培育期,仍需持續投入,尚未形成新業績增長點。
此外,高新興科技集團中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耀東認為ETC發展的“瓶頸”還有:
1、首先技術難度上有瓶頸,主要是產品的使用壽命受限,車載終端不停被喚醒,更加加速壽命縮短,雖然采用了太陽能充電技術,但是解決不了根本上的技術問題。
2、受限于安裝量困擾,很難有突出應用即可牽引增加安裝量又能給車主完整體驗。目前看主要集中在不停車的停車場應用,但是面臨著復雜的停車場管理體制,ETCP發展很多年,也未全面普及。而其它應用場景,目前看很有限。
3、面臨其它技術的替代,如湖南高速公路收費逐漸采用視頻+第三方支付方式,這都預示著ETC作為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的專有技術,面臨被技術替代的風險。
4、國家政策支撐,ETC應用擴展,因不是涉車管理類的技術,是涉車收費類技術,故在涉車管理上無政策、法律法規支撐。
移動支付來勢洶洶
2018年,ETC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競爭,來自移動支付。過去的一年,移動支付戰火已經燒入公共交通領域,阿里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還有銀聯的云閃付,正在接入全國的地鐵、公交系統,移動巨頭的進入必然在智能交通領域掀起一場新的大競賽。目前,支付寶和微信還在高速公路上大力推廣“無感”支付與ETC正面交鋒。
2018年1月17日,四川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移動支付平臺建設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這次繼2017年湖南省啟動基于車牌識別手機移動支付系統建設后,又一個全省級高速公路移動支付平臺建設項目。
移動支付平臺的主要業務功能為停車移動支付(即聚合掃碼支付)和不停車移動支付(即基于車輛特征代扣支付的無感支付),提供主流微信、支付寶、云閃付+其他支付平臺渠道。并要求平臺具有高擴展性,支持停車場移動支付數據的接入。
原本由現金支付和ETC支付構成的高速公路收費支付場景,由于移動支付的出現,技術與市場的競爭變得比較微妙。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看待移動支付呢?
專家:移動支付和ETC互為補充
“我們認為,相對于車牌識別,ETC技術還是有優勢的。一方面,在用戶量、識別量、技術標準、結算、節能減排等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苯煌ㄟ\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ETC中心技術總監陳喆表示。
《中國交通報》分析稱,移動支付技術與ETC技術并不是你死我活的關系,兩者相互結合,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才是收費技術的發展趨勢。
從支持范圍來看,ETC可以全國通用,而支付寶繳高速費目前是部分省市支持。從便利度來看,ETC車道可以直接通行、不用停車,而在人工收費通道用支付寶,還需要停車取卡、還卡。所以,對于非每日、低頻次使用高速公路的車主,走人工收費通道用支付寶繳費,可以避免忘帶零錢的尷尬,減少排隊等候的時間。
而對于經常要跑高速的車主而言,選擇ETC會更加方便,全國通用、自動扣費、不用停車直接通行。此前,支付寶已經申請在線辦理ETC,不用再跑腿,申請之后會有人上門安裝。只要在支付寶里搜索“高速縱橫”,點擊“ETC后”再點“申請辦卡”即可,全國車主都可以申請辦理。
“移動支付是高速公路電子收費(ETC)的有益補充,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滿足車主差異化的支付需求。隨著高速費用支付方式的多元化,也能給車主帶來更多的支付選擇?!焙备咚俚南嚓P負責人表示。
綜上所述,相較于“取代”,用“融合”來形容ETC和移動支付關系更恰當。
ETC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ETC中心技術總監陳喆在《ETC的發展與思考》一文中,談到ETC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
1、繼續完善ETC在整個用戶服務體系中的建設,預計全國的ETC用戶突破1億。
2、繼續按照國家的“十三五”發展規劃的要求,夯實ETC的聯網基礎,將非現金交易率提升到50%以上。
3、依托ETC的全國聯網系統,實現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發票的統一開據。在“十三五”末以電子收費為主,現金收費為輔的格局。我們會繼續夯實ETC的基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ETC的各種基礎設施,包括ETC車道的建設,還有服務網點的建設。
4、加強政策法規的執行力,提升整個ETC的服務能力,就加大宣傳力度,實現ETC的統籌發展,最終能夠達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目標。
結語
競爭殘酷,道阻且艱,在國家大力發展智慧交通的號召下,政策的利好,技術的發展,用戶需求的增加,必然來帶來更大的市場和更激烈的競爭。誰能撕開ETC市場瓶頸期走得更高更遠?誰能將ETC+移動支付組合拳打得更漂亮?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篇: ETC拓展城市停車業務 會成未來主流嗎? 下一篇: 以退為進 ETC與車牌識別無感支付融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