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大講堂
孫建波:大數據告訴我們A股將怎么走
http://www.claudiaordazperezfortexas.com 物聯中國
日期:1445824418來源:物聯中國 點擊:500
核心提示: 中國的情況如何呢?幅度為5%的下跌每年多達6 6次??梢?,對于A股來說,5%的下跌,是家常便飯,不能當做警戒指標。10%的下跌,每年約為3 9次,仍然比美國人5%下跌的發生頻率略高,基本可以

       投資,關鍵在于克服情緒,遵守規律。這是銀河策略近年來在所有場合最強調的。說起規律,我們留給市場的一個經典是2013年11月的堅定看多,“古今中外百年歷史統計表明,無抵抗下跌的極限沒有超過23個月的,A股已經無抵抗下跌超過21個月,大反轉即將發生。”隨后,黨的八項規定吹響了A股反轉的號角。無論基本面是什么,大數據下的規律沒有被突破。

       對各國證券歷史的大數據掃描,是銀河策略的一大研究特色。無獨有偶,近期網絡中也有對美國百年股市漲跌的梳理,我們結合銀河策略的研究,綜合整理,很有意思的是,我們的一些常識會被打破,對股市的規律會有更深刻認識。

       下跌的時間一般有多長?

       那么,通常下跌的頻率和持續時間是怎樣的呢?Capital Research & ManagementCo.梳理了1900年至2014年美國股市的歷次漲跌,幅度為5%的下跌大約每年出現3次;10%或10%以上的調整大約1年發生1次;下跌15%的情況大約2年出現一次;最后,熊市——也就是20%以上的跌幅——每3.5年發生一次。

       中國的情況如何呢?幅度為5%的下跌每年多達6.6次??梢?,對于A股來說,5%的下跌,是家常便飯,不能當做警戒指標。10%的下跌,每年約為3.9次,仍然比美國人5%下跌的發生頻率略高,基本可以當做投資人的回撤警戒線。大于15%的下跌平均每年2.4次;于20%的下跌,竟然每年也達到1.3次之多。

       從更國際化的角度來看,CapitalGroup分析了1988至2015年的MSCI世界指數,發現了與美股基本相似的下跌頻率。在全球市場上,5%的下跌大約每年發生2次;10%的調整每2年1次;15%的下跌每3.5年一次;跌幅達20%以上的熊市每6年1次。全球市場之所以變得緩和,是因為不同國家的漲跌周期有所不同,MSCI世界指數部分抵消了不同國家的漲跌,從而變得緩和??梢?,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配置者,面臨的波動風險要小得多。

       金融危機之后的情況有什么不一樣?

       自2009年標普500見底之后的5年半里,美國股市經歷了大約17次下跌,其中,有13次的跌幅介于5%至8%之間;2011年末及2012年春天,美股經歷了兩次大約9.5%的下跌,幾乎跌入調整區間;2010年春天和2011年夏天,分別有2次接近熊市的表現,跌幅達到了16%和18.5%。

       總體來說,股市下跌5%以上的頻率大約為1年2次;跌幅近10%的調整大約為2年半一次;15%以上的跌幅大約也是2年半出現一次。下跌的頻率與1900至2014年的總體情況相似,稍有降低??紤]到美國股市處在一個長達6年的牛市中,這樣的結果并不讓人意外。那么,過去的6年好日子之后,接下來的6年會如何呢?我們傾向于“大波動在所難免”。這或許正是過去幾個月美股同樣經歷較大調整的原因。

       A股從2009年初以來,經歷了更為頻繁的波動,其中下跌37次,上漲29次。在下跌的次數中,17次跌幅超過10%,其中10次跌幅超過15%,其中2010年2季度的最大跌幅達25.34%,2015年6月的最大跌幅為21.55%,2015年8月的最大跌幅為26.7%。無疑,A股在金融危機后,又上演了一輪燦烈的下跌,在短短一個季度時間里,發生了四次超過10%的下跌,分別為21.55%、18.00%、12.15%、26.7%,9月上旬還發生了一次幅度為7.34%的下跌。

孫建波:大數據告訴我們A股將怎么走

       反彈一般持續多久?

       雖然股市過去的規律不一定代表未來的走勢,但梳理出來的歷史數據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投資者一定有這樣的感受:下跌總是很快,而反彈卻往往是緩慢的?;乜?009年以來美股的17次下跌,卻發現這個感受并不準確。在這17次下跌中,平均需要26個交易日,股市才會見底,而令人意外的是,回到之前的高位,也需要26個交易日,與下跌周期的比例是1:1。而從統計數據的中值來看,下跌見底需要19個交易日,而反彈只需要15個交易日。

       1991年以來的A股漲跌數據,告訴我們,上漲平均持續19.8天,而下跌平均持續17.1天。其中,10%以上的反彈,平均需要25.08天;15%以上的反彈,平均需要32天;20%以上的反轉,平均只需要38.21天;30%以上的反轉,也只需要45.3天;而50%以上的大反轉,平均需要74.73天,1991年以來共11次。而20%以上的下跌,僅32次,平均耗時28.42天。其中30%以上的下跌僅9次,平均耗時32.44天。

       那么,問題來了,6月份以來的下跌之后,市場還有多少風險呢?一方面,機會比風險更多了;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大級別的上漲,每一輪上漲得時間,也是有限的。20%以上的反轉,平均只有38.21天。

       全球格局的周期表現要長的多。Wealthfront研究了1965至2014年的下跌反彈時間框架,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們研究了這一時間段內的14次調整,發現從高點跌至最低點平均需要85天,而從低點反彈平均需要107天,下跌與反彈的周期比例為1:1.26。

       如何看V型反轉?

       在幾乎每一次小幅度的下跌中,我們都能看到一個V型反彈,這說明筑底的時間非常短。10%以下的下跌幾乎都是立即反彈,2次15%以上的下跌情況有所不同,筑底的時間相對較長。這2次大幅度的調整花了大約2個月的時間見底,然后又經歷了3個月的劇烈波動行情,在完全反彈之前屢創新低,下跌與反彈周期的比例為1:1.7。

       A股下面會不會繼續下跌呢?數據顯示,市場會在最初的10天里跌至低點,接著在之后的一個月里找到真正的底部。如果本輪下跌也按照之前的走勢發展,那么市場已經經過了這樣的多重下跌,今后即便繼續下跌,新低的底部空間也不會很大。這就是二次探底或三次探底的積極一面,歷史數據顯示,真正的底部與之前的低點相比并沒有相差太多。

       泡沫退去當深挖價值

       除了市場的底部在哪里之外,投資者最關心的另一個問題當然就是應該怎么做。長期投資者應該有多樣性的資產配置,不需要太關心當前市場發生了什么事。而最錯的做法是恐慌,不加選擇地拋售。由于底部不再深不可測,銀河策略在9月3日大閱兵前夕強烈呼吁,創業板泡沫退去,機構當深挖價值。

出處:物聯中國
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物聯中國(www.claudiaordazperezfortexas.com)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資訊
  • 產業
  • 服務
  • 應用
日本高清视频www_天天干天天日_日韩在线视频_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