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姜丹丹教授榮獲法蘭西學院(Institut de France/the Académie fran?aise)2020年科研獎。此次獎項由法蘭西倫理政治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Academy of Mor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于2020年評審,2021年3月9日由摩納哥公國阿爾貝二世親王代表路易·德·波利涅克王子基金會正式頒獎。
姜丹丹教授是該獎項創立24年以來,全球首次榮獲該獎的華人學者,同時也是首次獲得該獎的亞洲學者。摩納哥阿爾貝二世親王在致辭中提到,行政委員會將此獎頒發給姜丹丹女士,以獎勵她的成就,一方面在中國推動法語語言、哲學與文化的傳播,一方面讓法國知識界深入理解中國哲學,她的工作讓兩種哲學與文化相遇相知,相得益彰。他還提到,我們從未如此需要加強文化之間雙向的相互發現,以期讓中歐淵遠流長的文化傳統得以交相輝映。
姜丹丹教授與摩納哥阿爾貝二世親王合影
法蘭西學院院長澤維爾·達爾教授與法國文化部代表、日內瓦和平大使單士宏教授,作為主辦方特邀嘉賓分別作了致辭,肯定了姜丹丹教授在運用法語進行中法跨文化對話領域所做出的學術貢獻。同期獲獎的還有法國歷史學家克里斯朵夫?夏爾與丹尼爾?羅歇教授。
法蘭西倫理政治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Academy of Mor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是法蘭西學院(Institut de France/the Académie fran?aise)下屬的主要學院之一。1997年,路易·德·波利涅克王子基金會(Fondation Prince Louis de Polignac/Prince Louis de Polignac Foundation)創立,該基金會與法蘭西倫理政治科學院合作,旨在推動法國與歐洲文化的研究,并促進全球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該獎項設立以來,對于獲獎者的水準非常挑剔,所以,獲獎者極少。這是史上首次有華人學者榮獲該獎項。
姜丹丹教授與法蘭西學院評獎團嘉賓代表以及其他獲獎學者一起合影
在過去近二十年中,姜丹丹教授已法語發表了眾多研究論著,部分被翻譯成英文、日文和中文,取得了廣泛的國際學術影響。從2010年開始,她兼任國際哲學學院(CIPh,巴黎)通信研究員。從2013年6月到2019年6月,她還兼任國際哲學學院“跨文化對話視域下的環境倫理與美學轉向”項目組負責人,國際哲學學院國外科研項目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2016年她曾作為中國女性哲學家應聯合國教科文的邀請,參加第一屆哲學之夜活動做報告發言。此外,她還曾翻譯過十幾部法語著作,也擔任《輕與重》文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主編,該叢書已譯介八十余部外文著作給中文學界。
姜丹丹教授獲得的法蘭西學院2020年度行政顧問委員會獎章
姜丹丹教授發表獲獎感言
姜丹丹獲獎感言節選:
用法文寫作與思考,對我而言,實際上也是一種饋贈,一種新生。
二十多年來,我盡力成為兩種語言之間的一個“渡船人”,直到在兩個世界——法語的世界與漢語的世界之間,展開一系列的跨文化對話。
在當今的疫情帶來的例外的、困難的情境之中,我更加體會到,未來需要更多地促進知識的分享,精神養料的傳遞,尤其也需要進一步促進深層次的文化之間的溝通。盡管當下存在不少的時艱,我們需要更多地聯合起來,來共同照料文化的、跨文化的思想財富,它們是如此的珍貴又脆弱。
法蘭西學院倫理與政治科學院評獎委員會對獲獎人姜丹丹教授所作的杰出科研工作評語如下:
今天,我們給姜丹丹教授頒發此獎,因她作為一個哲學家和作家,得到了我們的承認。她為把深不可測的法國哲學與文學融為一體,投入了無限的熱情。在法國與中國的知識分子之間,她達到了哲學與詩歌交融對話的極高境界。她在法文世界發表的學術成果,圍繞中法跨文化交流對話,在哲學與詩學的領域展開,展示了無與倫比的精深和靈妙。
姜丹丹教授在法蘭西學院前的近影
姜丹丹教授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歐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哲學學院(CIPh,巴黎)通信研究員與國外科研項目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曾獲法國學術教育騎士棕櫚勛章(2015),巴黎市政府外籍學者科研獎(2009-2010),“上海浦江人才”(2010年)等榮譽稱號。臺灣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2014年),法國索邦大學客座教授(2015年),比利時新魯汶大學訪問學者(2018年)。曾主編《中國當代哲思》(Philosopher en Chine d’aujourd’hui,法國國際哲學學院《笛卡爾街》法文版專號,2011年)。擔任“《輕與重》文叢”法文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六點分社,已翻譯出版書籍80余本)。出版譯著十余部,包括《觀看與書寫》、《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菲利普·雅各泰詩選》等。近年來專攻中法哲學比較研究、中法跨文化對話等,兼從事視覺藝術創作與批評。
內容來源:澎湃新聞